北京“医药分开”攻坚战又再扩大战场。继友谊医院和朝阳医院先行5个月的探索后,12月1日,北京天坛医院、同仁医院、积水潭医院3家三级公立医院正式启动“医药分开”改革试点。
    与前两家试点医院一样,试点的内容是取消15%的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并按照出诊医生的职级,增设42元、60元、80元和100元4档医事服务费,其中医保定额报销40元。至此,北京市“医药分开”改革试点三甲公立医院已扩容至5家,约占全市三甲医院总数的10%。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表示,若试点顺利,明年将在全北京市属医院铺开。
    对于“医药分开”的真正意义,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坦承:“试点‘医药分开’不是解决补偿问题,也无法直接解决‘看病贵’。‘医药分开’是在做一次政府、社会、个人和医院的利益格局的重构。”
    记者注意到,此次新增的3家试点医院均属于学科特别突出的综合性医院,且外地患者较多。同时,3家医院的药品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的占比相对较低,基本在40%左右。选择这样患者构成更多元、药品让利空间更小、控费难度更大的3家医院进行试点,意在进一步探索新的改革经验,为改革试点进一步铺开夯实基础。
药品收入平移
    今年以来,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很多声音均来自于北京。7月1日,友谊医院首个试点医药分开,仅两个月后,体量更为巨大、外地病人更多的朝阳医院紧接登场。时隔不到两个月,又新增3家医院试点,可见取消药品加成并增设医事服务费的“北京模式”备受关注。
    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医院的这块收入从哪里补上?北京试点的模式是将药品收入平移至医事服务费。据了解,医事服务费以医院此前一年的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收入为基础,按照总体平移的原则算出医事服务费总额,如按静态测算,医院收入不会减少。
    这一降一升,能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被舆论当作焦点热议。方来英认为,“医药分开”过程中一定要形成新的激励机制。“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在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下,医疗服务供给难以满足迅速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所以,我们应该考虑如何通过‘医药分开’刺激医疗服务供给上升。北京的做法是,当药品费用平移到医事服务费时,提高医保报销比例。”
    从试点情况看,在“医药分开”、DRGs、总额预付等政策的综合作用下,患者的医疗费用实现了下降,服务总量则持平。北京市医管局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试点5个月以来,友谊医院和朝阳医院的门诊医保患者次均药品费用下降了25%以上;患者自己负担的医疗费用,从改革前的180元左右,下降至目前的100元左右,降幅超过4成。住院医保患者例均医疗费用,降幅也在13%左右。
服务改善为基础
    除了取消药品加成和增设医事服务费两项试点内容外,新加入的这3家试点医院还有一些不同的改革亮点。
    3家医院均在门诊和挂号的服务方面进行了改善和提升,应对可能出现患者增多的情况。
    如同仁医院增加热门科室号源和眼科晚间门诊常态化,积水潭医院的骨科等重点科室普通号不限号源,天坛医院则推出“一站式”挂号收费。
    “北京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的第一步,是着力于服务的改善,创造改革环境。”
    方来英表示,“比如我们推出了全市统一的预约挂号系统,在公立医疗体系中提出了‘无假日医院’的概念,建设统一的门诊服务中心,以及各个医院开展的一系列从基本设施到医疗服务的具体提供模式等一系列服务环境的改善。在此基础上,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包括管办分开、医药分开、治理结构调整等。”

    此外,对医生的处方以及诊疗环节的控制也制定了新的措施。天坛医院首次试点推出门诊电子病历,并实行分科开药原则,中西医禁止跨科开药(特殊情况除外)。不能达到“三符合”要求的病历或处方,会进入病历点评和处方点评程序,发现问题,医院将给予责任人相应的处罚,严重者会被取消处方权。
    同仁医院和积水潭医院同样严查处方,控制药费。医院每天对金额大于400元以及所有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由专家组进行合理用药讨论,对不合格处方按照合理用药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罚;每月对销售金额、销售数量排序前20位的药品进行动态监控及超常预警,对超常使用药品的处方进行抽样点评;对全院用药金额排名前10位的医师的处方进行专项点评。
    这些做法都归因于补偿机制的变化,不再是过去政府按照医院的人头和亏损额给予补偿,而是按照医院的服务量、工作绩效和公益性指标的完成情况来补偿。
    北京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表示,“医药分开”改革后,在对药品实行“零加成”的同时,医院还需严控成本,改善服务流程,完成患者需要的基本医疗服务量,提高服务绩效,才能获得北京医改新型财政补偿。(作者:王霞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