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一步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或功能异常, 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临床表现为:尿失禁、大便失禁、便秘和盆腔器官脱垂等,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原因有:妊娠、分娩损伤、长期的腹压升高,如便秘或慢性咳嗽、肥胖、雌激素缺乏、盆底手术和神经损伤等。妇科手术是指针对妇科各种疾病进行的盆腔手术,手术相关的盆底损伤可引起相应的盆底功能障碍。

  解剖学认为:盆底的肌肉、筋膜、韧带及神经构成盆底的支持系统,承载着保持子宫、膀胱和直肠等盆腔脏器处于正常位置的重任。所以,无论这些支撑系统哪一个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子宫切除手术破坏了盆底的一级支持结构——子宫的韧带,从而破坏了盆底的解剖结构和神经支配,增加了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率,影响排尿及排便功能。此外,多数女性既往的妊娠和分娩过程不可避免的对盆底肌肉和神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是盆底的二级支持结构变得薄弱,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子宫切除术无疑是进一步增加了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因此全子宫切除术中如何尽可能保护盆底支持结构对预防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非常重要,从这点考虑,术前术后对盆底肌进行的功能锻炼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支配盆腔器官的神经分成很多分支,松散的分布于盆腔器官和盆腹膜的表面,伴行的还有给脏器提供营养物质的血管,在手术中不可避免的受到损伤和解剖位置的移位。全子宫切除术及恶性肿瘤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在切断支撑子宫的韧带时,均可不同程度的导致神经损伤,术后可能导致尿失禁或小便无法自行排出,肠道功能紊乱,如: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失禁等不适。恶性肿瘤施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需要切除的范围更大,包括:阴道、宫颈、宫体、盆底支持组织以及盆腔淋巴结,对神经的破坏更加严重。极少数患者因阴道切除超过上1/3,有一定程度的性功能障碍。

  盆底重建手术是针对盆底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进行的修复手术,术后仍有部分病人会复发,表现为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包括:尿急、排尿时间延长、排尿困难或尿不尽感等,尤其是体型高大、重体力劳动者、慢性肺部疾病者。

  既往子宫切除术增加了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率,因此要严把手术适应症,尽量减少全子宫切除术,同时盆底重建手术要求术者具有娴熟的手术技巧,尽可能在子宫切除术中完成盆底韧带的固定术,以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据临床统计,腹腔镜手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倡导腹腔镜微创手术。另一方面,术后及时通过盆底肌评估发现盆底肌和神经功能的异常,并在术后及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这对于预防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盆底功能疾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子宫切除术或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以及盆底重建手术后的患者,术后1个月应尽早进行盆底功能障碍的评估。目前主要采用经阴道(或直肠)电极进行无创、无痛苦的肌电检测技术,结合国际通用的Glazer评估,评估女性盆底肌肉的功能状态和损伤肌纤维类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通常采取主动或半主动的模拟生物电进行盆底肌电刺激,以及结合多媒体生物反馈训练进行盆底康复训练,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能量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训练,唤醒被损伤的盆底肌肉神经,增加盆底肌肉的肌力和弹性,使盆底肌功能恢复正常。这是一种真正无创、无痛、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能够使绝大多数的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症状得到缓解或治愈。真正使患者在手术解除妇科疾病带来痛苦的同时,减少或杜绝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