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概况(包括成立时间、历史沿革等)
“北京市女性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是女性盆底疾病研究的创新平台,依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个体化评估方法和用于诊疗的新型材料。北大人民医院盆底疾病研究已有十余年历史:2002年即率先在我国开展了女性盆底疾病的诊治;2011年成立盆底疾病诊治中心;2015年在女性盆底疾病防治方面获得两项成果奖;2016年12月,获批“女性盆底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7年成立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质量控制中心;2017年成立北京大学医学部女性盆底疾病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及方向
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包括盆腔器官脱垂、下尿路症状、肠道功能障碍、会阴区疼痛、性生活障碍等。从疾病诱因、发病机制、评估方法、个体化治疗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汇集了妇产科、泌尿外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疼痛科、精神心理科、磁共振成像中心、材料化学及组织工程力学等多个临床、基础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①病因学研究;②利用磁共振功能成像,结合组织工程力学研究,旨在发现女性盆底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个体化病情评估,为精准治疗提供基础。③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盆底组织工程补片,弥补了国内此领域的空白,旨在解决现有补片价格昂贵、并发症多的难题。盆底补片制备方法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
机构实力(团队、硬件、奖项等)
“北京市女性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承担盆底疾病基础研究工作,有专职的实验人员和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技术队伍实力雄厚,实验室拥有博士生导师6人,研究员2人,学术委员会成员13人;实验室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科研气氛浓厚。
实验室利用材料化学、工程组织力学、3D成像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组织工程盆底补片、探讨盆底疾病的发病机制等。
奖项:
2015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病情综合评估及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建立与应用”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5年“基于功能重建的女性生殖道整形基础与临床研究”获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科学技术奖创新奖
2015年王建六教授荣膺“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
2017年获中华预防医学会颁发的中国妇女盆底障碍防治项目“先进集体奖 ”,王建六教授荣获“突出贡献奖 ”,杨欣教授、孙秀丽教授荣获“优秀个人奖”,安方医师荣获“优秀论文奖”
近年来的重要科研成果及贡献
先后获得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首发基金重点项目以及教育部新教师基金、北京大学前沿交叉课题、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临床医院合作专项、中华预防医学会专项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支持,近3年出版论著13本,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获科技成果奖3项、发明专利成果1项。
经过多年的临床、科学研究,发展了女性盆底疾病多学科的诊治模式和个体化的疾病评估及预测模型,显著提高手术后成功率,并降低手术并发症,节约了医疗资源,提升了医疗质量。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组织工程补片有望应用于临床。
机构负责人:王建六
联系人:孙秀丽
邮箱:pkuhsc_pelvicfloor@163.com
电话:010883243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网址链接:http://pelvisology.cogonline.com.cn/Article/pdsys/1323099901.html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业务合作┊ 联系方式┊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Copyright 2020www.pelvisolog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女性盆底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60573号-19
女性盆底网所刊载之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目的。您从女性盆底网上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及您的健康问题。
本站所有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妥善 处理该部分内容。